馬上到馬年了,中國人與馬的淵源非常深,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中國的文化是從馬文化開始的,伏羲被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相傳在遠古伏羲氏時代,在今天的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nèi)的黃河中浮出龍馬,龍馬背上背著一幅圖,后人叫"河圖",人們把河圖獻給了伏羲。這圖原來是一幅描繪天地間景象的人文圖,伏羲經(jīng)過研究依此而演繹成八卦,至此中華文明開始載入史冊,龍馬精神也成了中華民族所崇尚的價值理念。
在中華民族的哲學之源《易經(jīng)》中說:“乾為馬”,坤為牝馬?!兑捉?jīng)》乾坤二卦講的就是龍馬和牝馬的品性,祖先們認為,龍馬就是仁馬,它是黃河的精靈,是炎黃子孫的化身,代表了華夏民族的主體精神和最高道德。祖先們在世界觀里已經(jīng)把龍馬等同于純陽的乾,它包含了剛健、明亮、熱烈、高昂、升騰、飽滿、昌盛、發(fā)達等涵義?!兑捉?jīng)》中的坤就是牝馬,牝就是母馬,坤卦就是講母馬的包容之象,用母馬代表大地的包容和廣大?!兑捉?jīng)》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名言實際上就是歌頌龍馬的精神,它也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所以可以說馬在中國古代一直是中華民族生命力的代表。
在中國古代有關(guān)馬的美譽和馬的故事流傳很多也很廣。在中國古代有專門掌管馬的官員叫御馬史,官職比縣官都高,是正五品。在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里孫悟空被玉皇大帝封為弼馬溫,雖然弼馬溫這個官職是對孫悟空的一個嘲諷,但由此可見在天庭,馬的地位依然如同人間。由于對馬的喜愛和崇拜,中國人往往也會把馬看成是神獸?!段饔斡洝防锾粕淖T白龍馬就是神仙下凡,它在關(guān)鍵的時候,總是神奇的保護唐僧,所以唐僧幾經(jīng)劫難卻平安無事,這當然與孫悟空、沙僧和豬八戒有關(guān),但神奇的白龍馬功不可沒。同樣在四大名著的另一部《三國演義》中也對馬的故事做了大量描述,劉備騎的“的盧”神馬助劉備飛過檀溪,使劉備化險為夷,最終成就霸業(yè),可以說沒有“的盧”就沒有后來劉備開創(chuàng)蜀國的事業(yè)。三國第一武功蓋世的呂布胯下的赤兔胭脂馬更彰顯了呂布的蓋世武功,后來此馬又歸了關(guān)羽所有,更鑄就了關(guān)羽的英武和忠義。而《說岳全傳》則是一座廟里的泥馬使康王趙高脫離險境,最終當上了南宋的皇帝。至于白馬非馬的哲學狡辯和指鹿為馬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善于相馬的伯樂,也因千里馬的緣故而名垂青史。我國有很多涉及馬的成語,如龍馬精神、馬到成功、青梅竹馬、千軍萬馬、馬入華山以及馬首是瞻等等,可見馬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中國人如此的愛馬,與馬的天生優(yōu)秀秉性和它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馬在十二生肖中名列第7位,是六畜之首。追溯起源,馬的馴化始于公元前3500年間。在幾千年前的甲骨文上,就發(fā)現(xiàn)有“驛”字的記載。古代的“驛”與馬是密不可分的,驛站主要是以馬構(gòu)成的傳輸機構(gòu)。一般來說在中國古代戰(zhàn)爭中起著決定性作用有兩個因素,一個是兵強,另一個就是馬壯,所以馬的多少和是否強壯是衡量一個諸侯國國力強盛的重要因素,于是統(tǒng)治者把馬放在了六畜之首。而且歷代都有馬政,主要負責馬匹的放牧、御車、選擇、調(diào)教、管理、市易等諸事宜。
馬除了在一個國家的作用,它的習性和天生的品格又增添了人們對馬的垂青。為此西方提出了“馬性文化”,“馬性文化”是根據(jù)馬的生活習性總結(jié)出來的理論與哲學。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喬治.布封對馬的評價是:“它天生就是舍己為人的動物,它甚至于迎合主人的意愿,用敏捷而準確的動作來表達和執(zhí)行人的意旨;它能滿足我們期望它做到的一切;它毫不保留地奉獻自己,不拒絕任何使命;它盡一切力量來為人效力。”在哺乳動物中,馬有特殊的嗅覺功能。馬鼻的嗅神經(jīng)末梢星羅棋布,能感覺植物的種類和水質(zhì)的優(yōu)劣,而且具有識別道路上氣味的本領(lǐng),可以準確地探明道路,所以才有老馬識圖的成語。馬的聽覺也令人驚訝,即使是剛剛出生的小馬駒,也能從母馬群中辨出自己母親的嘶鳴聲。馬最寶貴的精神是甘愿奉獻,馬在勞動時是披鞍戴轡的,它們有時嘴巴被銜鐵嚼子勒得變形,腹側(cè)布滿瘡痍,還有被馬刺刮出的痕跡,馬蹄被掌釘洞穿,它們從不抱怨。而且馬從不臥倒休息,打個滾,疲勞頓消。馬站著時,總是一蹄微微屈起,四蹄輪換。這種屈蹄,就是休息。所以馬能不辭勞苦的連續(xù)工作,直至累死也不停歇。馬的另一種精神就是忠誠,忠誠是馬的最偉大的品格,馬常常會為殉國的主人而悲鳴,直至為之殉情,馬有時一直昂著頭,表現(xiàn)出高貴和不可征服??梢哉f馬的精神是馬在與人類同生死、共榮辱的歷史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奉獻美的史詩。
由于馬的品行高貴和精神高潔,也常常成為文人墨客和畫家雅士謳歌的對象,唐代詩人李賀寫了二十多首有關(guān)馬的詩,在唐詩宋詞中,有關(guān)馬的描寫舉不勝舉,中國的繪畫史也與馬密不可分,馬成了許多名畫的構(gòu)圖元素。大家熟知的《八駿圖》成為畫家最好的題材?!栋蓑E圖》中的八匹馬傳為周穆王御駕坐騎,謂“王馭八龍之駿“。從毛色看,分為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八駿。八匹馬形態(tài)各異,飄逸靈動,寓意著成功和權(quán)利。清代宮廷畫師意大利人郎世寧畫的《八駿圖》名聞遐邇,價值連城。在中國現(xiàn)代繪畫史上,徐悲鴻的馬獨步畫壇,無人能與之相頡頏。在他個人的藝術(shù)成就中,也以畫馬的成就最為卓著??梢哉f馬也成為了中國人向往生活和熱愛生命的最好象征和詠志之物。
縱觀中國歷史。馬,從遠古的沙場塵煙中馳騁而來,雄渾、高昂、豪邁。幾千年來,馬用自己的力量和赤誠經(jīng)歷了血與火的洗禮,成就了源遠流長的神韻,成為了中國人的一種精神象征,從中國歷史發(fā)展中去追溯馬的精神,是馬年話馬的意義所在。


CopyRight? 愛維龍媒 版權(quán)所有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38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