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綠皮車大家是否想起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鐵路交通工具?尤其是由北京開往俄羅斯的綠皮小火車,專列:K13次、K3次國際列車堪稱經典!沿途經過3個國家,有貝加爾湖、有烏蘭巴托、有蒙古草原等等美景,堪稱視覺盛宴,也讓人想起了詩和遠方。咱們先放下美景不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這趟列車從北京開到莫斯科需要歷時127個小時,假設如果換成時速350公里的高鐵差不多用22個小時就到了,效率提升近5.7倍。
那么好,如果在您的企業(yè)管理中,您是想要“綠皮車”還是“高鐵”呢?畢竟時間就是金錢,速度就是效益??!答案是肯定的。咱們現在常說的有個詞叫“中國速度”,在我們企業(yè)中何嘗不想要這樣的速度呢?
我們都知道以往的綠皮車只有單一車頭帶動整列車廂,負重大效能低所以跑的慢,而高鐵、動車有一種技術,動力分散型,驅動是每節(jié)車廂給予動力,幾乎每個車廂都有電動機,幾乎每個車輪都是有動力旋轉。這樣一來,動車組前進,所有車輪一致地運轉,團結力量大 ,列車就跑快了。
說到這里大家想到了什么?不妨看看咱們企業(yè)中是不是老板最累?總是老板跟火車頭似的自己一個人使勁帶著大家往前跑?可速度和效率又非常的低?到最后老板焦頭爛額,連軸轉累的一身病,可企業(yè)也沒有向發(fā)展預期的那么好?且給企業(yè)發(fā)展造成巨大負擔和遲滯。這就是我們所謂的企業(yè)中的“綠皮車”效應,老板就是那個可憐又悲催的車頭。
愛維龍媒咨詢認為:
老板應把握大戰(zhàn)略、抓重點、控人才、配資源。最重要的是需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只有知人善用,才能讓每個崗位,每個員工,都能充當一個列車驅動組。但很多老板常犯的一個致命錯誤就是,覺得員工干的總不如自己效率不高,又恐風險和問題,凡事親力親為,事必躬親。這樣一來,作為員工沒有了成長和發(fā)揮空間,而作為企業(yè)也不能形成一套完整高效的運轉機制,長此以往老板跟員工的內部矛盾會產生,員工也是束手束腳或得過且過,有能力人才員工還會有流失風險,更造成企業(yè)發(fā)展效益嚴重滯后,這也是為什么國內許多企業(yè)存活壽命過短的一方面原因。
正確的企業(yè)管理方法應該是,在正確的時間,用正確的人,去做正確的事。讓員工敢于擔當,敢于發(fā)揮,自主性的開展工作。大到管理國家,小到管理企業(yè)都如是。
作為老板應該把控關鍵因素與節(jié)點,布置安排工作一定要習慣向員工多問幾個問題,讓員工學會自己思考,并指導給出正確答案。
例如:
問高考前孩子你的夢想是什么?
孩子答“成為電影明星”,
那咱們怎么做才能成為電影明星呢?
孩子答“那我得考上表演學院”,
那你覺得怎么才能考上呢?
孩子答“我現在其他科都還可以,就是英語還差點,要能再提高點估計考進去問題不大”
我會全力支持你一起完成夢想,那你覺得咱們怎么做才能把英語的成績有所提高呢?
孩子答“要不你給我請個家教吧,我再刻苦學習下,應該就能把英語成績提升”
而在您企業(yè)管理中,又何嘗不是家長與孩子同樣的道理:
這件事你覺得該怎么處理比較好?
那什么時間處理比較好?
你覺得過程中會遇到什么問題?
我會支持你一起完成這項工作,那給你什么幫助比較好?
你覺得什么時間能夠完成?
完成的程度會有多少?
給員工一定的職權的同時,也給員工一定的成長空間,多聽取一些員工的想法和建議,讓員工在磨合中學會自己思考,獨立解決問題。就像先生教學,這又何嘗不是一個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呢?
其實歐美國家人有一種習慣非常好,不妨您也借鑒在企業(yè)中嘗試下。他們會有各種原因圍在一起講話,就像電影里面比較常見的叫做“互助會”就是教堂或者公共場所在固定時間可能會舉辦一些例如"AA"(戒酒互助會)等活動,打開心扉無所不談,來讓大家互相幫助督促戒掉不良嗜好,更能結交很多知心朋友。或者也可以在企業(yè)中老板與員工打成一片圍坐一起形成“圓桌會議”形式的暢談。(圓桌會議指圍繞圓桌舉行的會議,圓桌并沒有主席位置,亦沒有隨從位置,人人平等。)這是一種非常有效且能全面了解員工,幫助員工的機會,也能夠在企業(yè)中為各個部門和職級搭建一座溝通的橋梁。不過需切記不是例行開會,暢談內容任何主題都是可以的,目的是讓大家相互更加了解,能夠敞開心扉發(fā)表自己的感想,讓每個人的腦子都活躍起來學會自主思考問題。集思廣益,讓團隊更加親密無間,畢竟設個社會就是人與人的交流,這樣在今后的工作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會大大提升,互相協(xié)作也能更加完美。
老板給員工釋放更多的空間與時間,讓員工學會獨立思考、深度思考,提高工作效率,打造您企業(yè)的“動車組”讓火車頭多起來!當然光有單一方面做好對于管理企業(yè)還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搭建完整、科學且先進的企管體系,才能讓咱們企業(yè)的列車才會越跑越快,越開越遠!
作者:張超 愛維龍媒高級咨詢總監(jiān)。15年管理咨詢從業(yè)經驗,服務近百家央企總部、大型國企集團、上市企業(yè)、大型民企集團。曾任北京某區(qū)級政府文創(chuàng)產業(yè)研究員,某跨國集團企業(yè)文化總監(jiān),國務院央企戰(zhàn)略審核專家、多省國資委國資國企改革外聘專家,多家世界500強企業(yè)外聘專家,多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多家知名咨詢機構董事、總經理、咨詢總監(jiān)、資深合伙人;專注于企業(yè)文化、企業(yè)戰(zhàn)略、集團品牌、集團管控的咨詢與技術研究,具有豐富實踐經驗;所撰寫管理文章被《世界經理人》、《現代國企研究》、《國企》、《企業(yè)家》、《中國能源雜志》、《中國煙草雜志》等眾多媒體刊登轉載 。
CopyRight? 愛維龍媒 版權所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8543號